汽車后市場小型門店的機會來了!
7月份,汽車產銷量繼續降落,1-7月,汽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降落13%和11%,不只如此,汽車、摩托車出口量也呈現降落態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相關政府也正在研討堅持穩定、如何刺激增長。例如重慶曾經率先而動,對首批39戶企業發放2.9億元的穩崗返還資金,其中,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達1.4億元,其他的也多為汽車汽配制造企業。
在汽車后市場,這股寒流也刺激著每個人。固然說有數據標明,中國汽車后市場范圍已達1.3萬億,但是從業者反映的微觀數據卻標明,訂單少了,利潤率薄了,競爭愈加劇烈了。近期的幾個行業論壇上,談的最多的話題就是如何轉型、形式晉級,深耕市場、強化效勞,應對市場的不景氣。分離中國汽車后市場的現狀,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以小微企業、碎片化運營為主的傳統后市場流通企業,在資本的涌入,各個電商平臺的沖擊下,是不是面臨著大面積倒閉危機?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一個重要緣由是,中國的汽車產業畸形開展,主機廠對市場的維護,直至今天原廠件消費工藝規范和產品供給都沒有真正放開,加上汽車品牌、車型太多,配件供給和維修環節缺乏標準流程和規范,信息不對稱。招致往常的汽車后市場,車型上千種,上百萬種配件供給,原廠件、品牌件、質量相當件、拆車件……魚龍混雜,決議配件流通的關鍵,在于維修企業,而不是車主。從中國的國情動身,中國的車主根本上99%都是小白,關于車輛呈現的各種問題,都不懂得本人修理,都是4S店或維修企業的技師通知你,什么時間做汽車保養,換什么汽車配件。車主基于對4S店或維修企業的信任,根本上認可他引薦給本人的各個品牌配件。
從這個角度動身,服務于終端維修企業做得好的配件供給企業,自然就容易取得更多訂單。那么,維修企業需求的是什么效勞?在滿足相應質量和價錢認可度的前提下,快速反響,精準效勞。
無論是快修快保,還是事故車維修,維修企業要做的一定是效率,每個老板本人都有一本賬,店內每臺舉升機(說白了就是一個工位),每天產生的停業額是幾?每個維修技工的業務量是幾?他絕對不允許一輛待修車輛,由于配件送貨不及時,招致在店里寄存過長的時間,耽擱了其他業務。
多數維修廠都是修“萬家車”的。上門來的什么車,就得提供相應的維保效勞,也是由于效率問題,汽修廠老板還是習氣于找熟習的供給商,一個電話,描繪分明品牌車型樣式,對方就能精確的把相應的配件發過來,收貨時確認配件沒問題,即網絡付款或是由物流代收。這也就解釋了第一批汽配電商平臺,曾經運作了五、六年,仍然沒有改動消費習氣——讓這些維修廠到電商平臺上去購置配件產品。
另一個層面,車主也很難承受,做一個頤養要消耗3小時以上的時間,或是一個小小的換件維修要兩三天時間。
目前,在汽車后市場里獲得一定勝利的新銳企業,剖析其形式,仍然是以“小、快、靈”為打破口的,例如康眾、三頭六臂、快準車服、途虎養車等等,這些有資本加持或是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固然是大平臺運作,但其運營方式仍為“小型門店,快速反響,精準效勞”,這些配件流通企業和快修快保連鎖企業,經過調研某一城市某一區域幾十平方公里的維修企業、車主的構造,運用大數據剖析,提供優質產品與效勞,維修廠一個電話,保證15分鐘內將所需的頤養配件送達,這樣做就為維修廠降低了庫存,快速占領了易損件市場。
但是,那些做全車件的大平臺供給,在短期內,還做不到針對“小B”(維修門店)的精準服務。他們依然要經過這些小型流通企業,去深耕市場。
粗放式開展的時期完畢了,垂直、深耕將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因而,后市場的從業者,把客戶牢牢抓在本人手里,做好產品與效勞,就一定能生存下去。汽車是消費品,只需開到一定里程就得頤養,出了缺點就得修,需求永遠會有,只看你如何把握與了解。
車吉祥軟件
車吉祥汽車維修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汽車美容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洗車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門店提升 與 員工培訓
微信號:yyz15056039191
微信號:cheoo2018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