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走勢下滑,其背后的原因是?
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同比降落4.2%和2.8%,其中商用車產銷分別為428萬輛和43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和5.1%,增速分別回落12.1個百分點和8.9個百分點。而占汽車產銷比重分別到達84.6%和84.4%的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352.9萬輛和23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降落5.2%和4.1%。
2019年5月,中美 貿易摩擦再次升溫,宏觀經濟不穩的諸多要素再次凸顯,沖擊之下出口大約率下滑,制造業投資也可能持續疲軟。2019年一季度長安汽車、龐大集團、一汽夏利、京威股份、鈞達股份、圣龍股份等近30家與汽車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呈現了虧損。在此背景下,消費無疑將成為后續影響經濟走勢最重要的變量之一,其能否企穩上升相當關鍵。作為占消費比重最大的分項,提振汽車消費或將是刺激消費政策之中最重要的局部。
2019年6月11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現 5月國內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批發158.2萬臺,同比(較上年同期)降落12.5%,相關于2019年1-4月累計同比-11.9%降幅根本持平,同比降幅較上月收窄。廣義乘用車(轎車+SUV+MPV+微客)方面,5月批發銷量161萬輛,同比降落12.5%,連續第12個月同比下跌。
從國內的社會消費品批發數據來看,2018年社會消費品批發總額同比增長僅9%,創2000年以來新低,分項數據中,對其拖累最大的便是汽車銷售,2018年汽車消費同比下跌2.4%,為記載以來初次跌入負增長。
其中,統計局汽車類批發額同比增速降落2.4%,中汽協汽車銷量同比降落2.8%。2018年限額以上企業商品批發總額同比上漲5.7%,依據預算,汽車分項的拖累近0.7個百分點,是一切分項中最大的。
2019年以來,汽車類批發額同比從去年底的-8.5%上升至2.1%,汽車銷量固然沒有好轉,但也沒有明顯惡化。
2019年1月-5月商品批發總額累計同比上漲3.6%,汽車分項的拖累近0.6個百分點,仍然是各分項中最大的。
高端車好于低端車,進口車好于國產車。乘用車分品系來看,2018年以來相對價錢偏高的日系、德系品牌的乘用車銷量同比相對穩定;而價錢偏低的自主品牌以及美系品牌明顯下跌,2018年高點至今下跌20個-40個百分點。因而,在總體下滑的背景下,汽車銷售呈現出高端車好于低端車,進口車好于國產車的特征。
汽車市場如此低靡,終究是什么緣由所致 ?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三部委結合,于2019年6月6日發布關于印發《推進重點消費品更新晉級 暢通資源 循環應用施行計劃(2019-2020年)》通知,汽車行業從宏觀上引導加快開展新能源車,明白堅決廢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加快由限制購置轉向引導運用。此類政策的刺激能否在短期內快速改善疲軟的車市呢?
高速增長期的特性是新車銷量和汽車保有量都有超越10%的增長;穩定增長期的特性是新車銷量和保有量增速降落到個位數,汽車消費轉為家庭換購和增購需求,二手車市場蓬勃開展,銷量超新車;低速增長期特性是新車市場飽和,汽車保有量繼續微增長。
汽車產業長期趨向剖析
一、經濟開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汽車曾經在全社會提高,以家庭出行剛需為主的首輛車消費已根本完成。
二、汽車消費主要轉為家庭晉級換購和增購的改善型需求,但改善型需求的彈性較大,如購房等大宗買賣對車輛改善消費的擠壓效應十分明顯,且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在放緩。
三、人口周期的影響以及新增適齡勞動力也會影響汽車消費的增速。
四、與汽車運用相關的國內根底設備不完善,也對居民的汽車消費形成較大的負面拖累( 停車問題、擁堵問題、新能源/充電問題 )均屬購車影響要素范圍內汽車保養。
五、“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置辦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置辦稅。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置辦稅”。
參考發達國家的發展進程,在存量汽車飽和后,二手車市場和汽車后市場( 汽車改裝服務、維修保養、汽配銷售 )開展才是汽車相關消費的重點范疇,汽車銷售特別是中國汽車保有量較大,將來的開展前景更值得等待。
其中,促進汽車消費是首要舉措,共提出了6個方面詳細請求。分別是: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構造;促進鄉村汽車更新換代;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優化中央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等六項舉措。
能夠看到,國度層面早已認識到汽車消費的開展方向與空間,接下來,就是要引導相關產業建立有序推進,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從多個方面推進汽車消費晉級。
車吉祥軟件
車吉祥汽車維修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汽車美容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洗車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門店提升 與 員工培訓
微信號:yyz15056039191
微信號:cheoo2018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