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后市場未來路在何方?
跟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及平均汽車使用年限的延長,中國乘用車后市場預計將連接保持強勁的增進。在消費者需求、政策及技術等一系列外部成分的推進下,乘用車后市場結構也將面臨挑戰和厘革。后市場未來將會怎樣變更?新的時機和模式是什么?本文將對這些疑問進行深入探究。
汽車后市場現狀
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乘用車新車販賣量世界第一,大量的新增車輛帶來了汽車保有量的飆升。停止至2015年關,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已達1.36億,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預計2020年將達2億輛。與此同時,乘用車保有量的平均年限也將從2015年的4.2年上漲到2020年的4.8年。跟著乘用車保有量及平均年限的迅速增進,后市場的發展也備受關注。中國乘用車后市場規模已經從2012年的470億國民幣增進到2015年的770億,L.E.K.預計,到2020年,汽車后市場規模將再翻一番,到達1600億國民幣。
目前國內乘用車維修保養相關的后市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原裝配套市場(OES),另一類是獨立維修市場(IAM)。目前在車輛購買后的前兩三年內,絕大多數維修保養業務都屬于原裝配套市場,從第三年開始向獨立維修市場轉移。OES市場主要通過4S店販賣,質量有保證,但是服務普通,地區籠蓋有限,費用較貴。而IAM市場則泥沙俱下,在零部件質量和維修技術方面水平雜亂不齊。
目前在國內擁有超過30萬家注冊的汽修店及超過10萬家零部件代理商,絕大多數都是小規模店鋪,只能從事簡單的維修保養工作,還未出現具有老板性的品牌。
格局變更的驅動成分
消費者期望不斷提高。消費者正日益成熟,以中產階級和白領為代表的市場主力期望以合理的費用獲得方便優質的服務。然而,固然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多年,維修保養后市場規模龐大,但是對比蓬勃國度市場,消費者的“痛點”仍舊很明顯。消費者不但有望得到優質的服務和產品,同時有望維修服務加倍便捷,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汽車保養和零部件的常識掌握有限,也短缺DIY的能力,消息不對稱和費用不透明讓消費者很難以合理的費用得到他們想要的服務。
政策助力沖破把持,重塑市場格局。為了激動行業的健康發展,推進維修市場的公正競爭,保證恢弘車主的切身利益,近年來國度相關部分不斷出臺政策,以公開維修消息、沖破霸王條款、提升服務質量。2015-2016 年實施的《關于激動汽車維修業轉型晉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定見》、《汽車維修技術消息公開實施經管辦法》及《靈活車維修經管劃定》等新政不但沖破了4S店在保修期間內必須使用指定維修服務等霸王條款,而且還要求汽車生產廠家在新車型上市6個月內涵網上公開該車型的維修技術消息。
互聯網等技術快速滲透,為后市場注入新元素。在互聯網及挪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較、挪動支付等技術的發展推進下,國內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迅速,并逐步滲透到汽車后市場。這些市場“新元素”的進入將會優化汽車保養與零部件的家當鏈,沖破把持與不透明操縱,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務品格,給予消費者更大的選定空間。
后市場發展趨向
消費者需求、政策驅動及互聯網等技術的快速滲透,將會影響維修保養后市場的市場格局,以4S店為主導的傳統零部件流通渠道將面臨龐大挑戰,而獨立的維修市場品牌連鎖店及大型零部件代理商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快修連鎖店崛起
汽修品牌連鎖店的職位將會凸顯,跟著4S店的把持職位漸漸被沖破,消費者會更多地轉向費用便宜且服務優質的品牌連鎖維修店。同時,維修消息技術的公開也使得獨立連鎖品牌可以擴大和提升其服務質量和局限,而零部件提供的放開也使零部件提供質量得到保證。
店面位置、服務、費用及運營經管是維修連鎖品牌的重要勝利成分。相較于傳統4S店,汽修連鎖品牌需位于社區周邊來保證對顧客的便捷性,但同時又要平均租金帶來的成本壓力;優質的服務是建立品牌形象的環節成分,跟著中國消費者對服務及品牌認知的提升,連鎖品牌需加倍注重顧客體驗,以差別于非連鎖店;費用應是獨立連鎖品牌相較于4S店最大的競爭優勢,但在低價策略下,怎樣不斷改進連鎖店的運營經管是實現成本控制的環節成分。
目前市場上的合流連鎖品牌大多為汽車零部件下屬維修品牌及片面獨立維修品牌。從整體市場來看,天下性并具有一定品牌優勢的獨立連鎖維修品牌仍舊很少。
汽車零部件提供商,如博世、海拉、德爾福等都在中國設立了下屬快修連鎖品牌,其中,博世接納獨自切入維修保養后市場的方法,建立了以中心站、維修站和快修站為主要單位的維修系統;德爾福選定與本土公司同盟,與廣東好快省同盟建立“德爾福汽車保養服務網絡”。但從全體而言,目前這些品牌尚在整合和定位階段,還未形成很勝利的案例,主要原因包含零部件提供比較單一,同盟品牌原廠購買需求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加盟商的經管成本高等。
獨立連鎖品牌普遍較小。其中,小拇指為進入市場較早且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企業,目前擁有700多家加盟店和6家直營店。小拇指從汽車鈑噴快修和美容保養切入汽車后市場,通過有效的加盟商經管實現穩定擴張,但與國外成熟的業務模式相比,其業務籠蓋局限仍比較簡單。
近兩年,陸續有整車廠宣布進入獨立維修市場,如上汽集團2014年景立快修快保連鎖門店,上汽通用2016年設立獨立販賣快修連鎖品牌“車工坊”等,但這些項目能否獲得勝利,還需取決于便捷、服務、成本及費用等根基要素。
大型代理商出現
概括型汽配代理商將會壯大。汽車零部件的提供作為維修保養后市場中重要的一環,其規模化可以辦理目前中國維修保養后市場存在的諸如產品格量不齊、成本不透明等疑問。同時,大型概括型代理商可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為快修連鎖店提供備品備件的保證。
業務籠蓋和成本控制是概括型汽配代理商運營面臨的環節疑問,能否協助獨立連鎖店辦理其所面臨的購買成本高、效率低等疑問將成為大型代理商勝利的環節。作為獨立后市場中連接上游零部件提供商與下游維修店的重要環節,大型代理商需求行使其規模優勢,與零部件廠家緊密同盟,向獨立連鎖店提供高品格、低費用的貨源,從而降低其購買成本。另一方面,大型代理商需求建立全面的渠道與產品系統,為盡可能多的獨立連鎖店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購買服務。同時,跟著整個家當鏈費用越來越“透明化”,其本身重資產的運營模式對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型概括型代理商的發展會面臨較大的挑戰,但卻是后市場發展的須要條件。在國內市場短時間內很難出現像美國NAPA、Autozone那樣規模籠蓋天下的零部件代理商,固然政策已放開把持,但是真正到達市場化仍需一段時間,而且在中國這個萬國車市場中形成能為多品牌車系提供零部件的代理商很困難。康眾汽配是國內頗具規模的代理企業,在天下擁有超過200網點,同時康眾也建立了網上B2B汽配平臺,增強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即使云云,其產品仍主要側重于保養件系列提供。
電商模式助力
電商模式的發展推進了后市場家當的變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發展促進了后市場家當中一系列電商歷程,種種模式相繼鼓起,包含汽車零部件代理為主的B2B及B2C電商,以維修保養服務為主的自營型、導流型和上門服務型平臺等。推進這波浪潮的既有外部互聯網公司的進入,也有行業里面傳統企業的自我轉型。
盡管云云,互聯網在乘用車后市場的滲透除了面臨其它行業共有的諸如消費者黏性低、紅利模式不明白等疑問以外,還需辦理汽車后市場中少許特有的挑戰,如消費者的望和消費習氣還未跟上,對汽車產品打聽和自主著手能力有限等疑問。
維修保養自營型模式是目前發展較快的平臺,其中,途虎養車為當前維修保養自營型電商模式中概括實力的代表企業。途虎養車接納線上汽車用品電商平臺與線下同盟門店服務相結合的模式,主要提供輪胎、機油、汽車保養等各類產品和服務,停止至2015年關,途虎養車已在天下340城市開放超過10000家安置門店。
途虎養車在2015年也進入了后市場B2B電商平臺,推出“汽配龍”電商平臺,主要面向各類汽修廠和維修服務門店,該模式的焦點優勢在于縮短流通環節、激動費用透明并降低成本。
目前,途虎養車輕資產的模式可以實現快速擴張,但對線下服務質量的控制稍弱,且消費者整體黏性低,一旦出現服務質量及產品費用不寫意等疑問,用戶流失也會很快。
未來模式展望
連鎖化和品牌化是未來中國乘用車維修保養后市場發展的勢必趨向。汽修連鎖店的發展焦點是在終端消費者中樹立起品牌優勢,包含通過費用和位置便捷性增加抵消費者的吸引力,在質量保證和服務提升方面提高消費者信任度,以及通過店面經管和系統控制提升整體品牌運營效率,這些都是建立品牌的環節。
大型概括性零部件代理商的發展基礎是服務獨立維修店。其中,提供質優、低價、品類齊備的產品,并行使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支持、提高獨立連鎖店的運營是其建立品牌的焦點成分,提供鏈整合是其發展的焦點基礎。
B2C電商模式黏性低,可替代性較高,無法辦理當前消費者焦點“痛點”。中國消費者的DIY能力在短時間內難以提高,除了很簡單的零部件以外,絕大多數汽車零部件依然需求由汽修店來安置,而大型電商平臺如天貓、京東在簡單汽車用品及零部件的提供方面已具有較大的平臺優勢。
跟著快修連鎖店漸漸成為維修保養后市場服務的焦點,B2B電商模式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快修連鎖品牌的崛起,依靠數據及平臺優勢贊助其提高提供鏈效率。
車吉祥軟件
車吉祥汽車維修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汽車美容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洗車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門店提升 與 員工培訓
微信號:yyz15056039191
微信號:cheoo2018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