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假機油事件為何屢禁不止?
作為車主,你是否擔心過買到假機油。猶如莆田假鞋,假機油在中國,已成為一項家當。跟著作秀技術日益“精進”,假機油越來越難被識破。除非發動機自己能開口:“兄弟,今天這機油,滋味不太對”,你險些沒有辦法,看穿那些高仿的“A貨”。
電商網購開展,也沒能讓假機油收斂。僅2020年上半年,就有十余起假機油案告破。原本應隱藏于黑暗的假貨,為什么屢禁不止;乃至在正規渠道,也堂而皇之販賣?
小作坊里的“黑色生意”
暴利,是假機油的焦點動力。一個簡陋的作坊,幾臺齷齪的機械,就能造出代價百萬、乃至上億的產品。假機油很贏利,但究竟有多賺,宛若沒人能說清。
機油產品包含三個片面:基礎油、增加劑、包裝。一罐假機油能賺幾許,取決于這三塊成本能降到多低。從生產過程看,造機油不難,造好機油難,這給了作秀者很大空間。
基礎油是機油的“底料”。通常我們說的礦物油、全合成、PAO,都是指基礎油范例。一罐好機油,開始要有好的基礎油。
機油企業眾多,但多數不具有基礎油生產能力。基礎油屬于石油工業衍生品,普通從原油提煉,大概從天然氣合成。除了美孚、殼牌、嘉實多、長城、昆侖這些企業,本身即是石油巨擘;多數企業,只能依靠購買。
中國是基礎油進口大國,每一年基礎油進口量,是出口量的10倍以上。據海關統計,2020年1-5月,中國基礎油進口總量96.98萬噸;出口量僅0.85萬噸。進口總額6.33億美元(大概合國民幣44.63億元),平均每噸大概4600元。
從國內購買,費用相似。中國潤滑油網表現,150N(Ⅱ)基礎油(一種二類基礎油)費用在每噸4000-7000元之間。更高端的三類基礎油、PAO全合成基礎油,購買費用則在每噸1-3萬元左右。
為進一步低落成本,會選定廢油收購、私運油等來路不明的渠道。2019年,廣州增城破獲的某假機油案懷疑人交待,通過廢機油提煉,一噸“底料”成本不到600元。
增加劑是機油的“調料”。機油中,增加劑含量通常在1%-25%之間。基礎油決意了機油的粘度、傾點(低溫流動性)等物理性能;增加劑,則付與機油清潔、抗氧化等“分外能力”。增加劑,是好機油的“秘方”。
一款機油中,可能用到的增加劑,包含疏散劑、寧靜劑、抗氧劑、黏度指數改進劑等十余種。多數企業,并不具有增加劑生產能力。增加劑是機油的“芯片”,涉及分子層面物質合成,片面增加劑合成,技術難度很高。
目前,全球增加劑市場被路博潤(Lubrizol)、潤英聯(Infineum)、雪佛龍奧倫耐(Chevron Oronite)、雅富頓(Afton)四大巨擘把持,合占全球市場份額大概85%。國內上海海潤、中石油蘭州、錦州石化等企業,也具有增加劑生產能力,但多以單劑為主,片面關節技術,仍舊沒有突破。據海關資料統計,2018年,中國機油增加劑市場規模大概167億元,其中72%為進口。
憑據配方不同,高端機油和低端機油,增加劑成本可能相差數十元。增加劑購買費用普通在每噸5萬元左右,為了省錢,假機油可能少添大概不添。廣東肇慶一位假機油生產者表示,不消算增加劑費用,美孚、嘉實、殼牌,你要什么,他調什么?!癝N級別的5W-40我們都能做,廣州有幾個客戶都是從我這里拿貨?!?/p>
對于假機油,包裝成本可能比油更高。有假機油生產者表示,由于“美嘉殼”更新了包裝,現在技術還沒跟上;加上“查得嚴”,廣州好幾家包裝廠暫時都不做了。
為了防止作秀,“美嘉殼”一直在晉級防偽技術。好比殼牌最新包裝,用了3D立體光變效果、四維全息圖案、雙層防偽二維碼等多重手段,使作秀成本和難度連接抬高。一家廣州的包裝廠表示,他們那里另有貨,但費用相對高:嘉實多金嘉護42元/件;美孚速霸62元/件。
一瓶4L裝機油,重量大概3.6kg,一噸原料可以灌裝287桶。由此預算,假定做一款高仿美孚速霸1000,5W-30機油,基礎油成本大概13.6元,增加劑成本大概26元,加上包裝62元,總成本大概101.6元。
美孚官方旗艦店,該產品售價268元,毛利率靠近164%。真正的作秀者,成本只會更低。低難度和高利潤,使機油作秀趨之若鶩。
正規渠道也被“污染”?
流通關節,假機油加倍潛伏。真假難辨的線上渠道,泥沙俱下的汽配商城,都是假機油滋生的土壤。乃至有觀點認為,正規渠道也在售假。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市面崇高通的‘美嘉殼’,7成以上都是假貨。乃至少許官方授權代理商,也真貨假貨混著賣”。
這一類觀點認為,由于正品機油渠道利潤不高,真假貨源摻著賣,才是機油代理商的“財富密碼”。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訪談時表示,正規渠道確實存在流入假貨的風險,但規模和比例無法評估。
美嘉殼”代理商利潤,普通在15%-30%。相比之下,片面國產品牌利潤反倒較高,根基在100%以上。
一位從業多年的汽車代理商,給我們看了一份費用表。他從代理商手里拿貨,4L裝美、嘉、殼,正品單件毛利在百元左右。但他也表示,加上店面和人工成本,正品機油利潤確實不高。
“若進假貨,成本會比正品批發價低30%-50%”。維保店用假機油,若是高仿假貨,普通消費者也看不出來。高收益、低風險,假機油成為片面經營者的選定。
但總的來說,正規渠道,仍舊是以免假貨最有效的手段。正規渠道,好比大型電商平臺、線下連鎖商超,重視的是品牌長期開展,售假機會成本、法律風險很高。這些企業不會主動售假。
途虎養車采銷高級經理袁放介紹,為了防止假貨,途虎養車和殼牌、美孚等廠商建立了直接同盟,并推出“一物一碼”溯源系統,為防止假貨增加屏蔽。
官方渠道售假,更大的可能,是“官方渠道”本身是假的。一位深圳商家,對我們自稱是美、嘉、殼授權代理商,可以從廠商直接發貨。但殼牌官方表示,并不會向消費者直接發貨。嘉實多授權代理商列內外,也查無此人。這樣的渠道,天然大概率會買到假貨。
近年來,線上渠道占比越來越高,但線上也不是防范假貨的靈丹妙藥。有些時候,線上渠道反而讓假機油更容易流通。
每個電商平臺,你都能搜到大量同款,但費用遠低于官方旗艦店的機油。以殼牌喜力HX7 5W-40,4L裝為例,同一款產品,在殼牌天貓旗艦店售價398元;而在另一家店售價僅199元。這樣的機油是不是正品,答案不言自明。
理性的消費者,大概不會去買這些商品。但醉翁之意的人,行使線上渠道,反而能更容易購買假貨,轉手輕松賺取高額利潤。
怎樣根治作秀的“土壤”
作為商品,假機油堪稱“完美”:成本不高、利潤不低、難度不大、風險很小,無論作秀還是售假,都是一筆“好生意”。
抵消費者來說,假機油最大的疑問是,你沒法知道他的下限有多低。正品機油1萬公里保養一次,假機油可能只能跑3000公里。若是廢油提煉,對發動機會有更大傷害。
現在的假機油,冒牌“A貨”已成為合流,一兩萬公里,大概車主都認識不到差別。這就像一種慢性病,風險遲鈍而深入。金色的機油在齒輪間奔涌,黢黑的積碳一點點積淀;惟有當發動機出現異響、磨損時,你才會認識到,“xx,原來買到了假機油”。
越是慢性病,越難以根治。假機油不但損害消費者利益,更會歪曲機油家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辦理假機油疑問,也不可能靠一日之功。從基礎上說,國內假機油泛濫,與國產機油技術偏弱有關。導致產品訂價權被國外巨擘掌握,使機油行業整體費用偏高,給作秀者龐大的利潤空間。
所以開始要辦理的難題是,沖破機油技術壁壘,把整體費用拉低。就像小米手機出現前,國產手機山寨泛濫。當山寨產品沒有了利潤,天然會漸漸退場。
沖破技術壁壘,要緊包含兩塊,一是增加劑,二是技術規范。潤滑油測試高級工程師金成良舉了個例子,某款增加劑國內實現自主生產后,費用直接由每噸8萬元腰斬為4萬元。增加劑在機油中占比不高,但成本不低;國產沒有替代,費用就居高不下。
機油技術規范,目前由美國API(美國石油協會)、歐洲ACEA(歐洲汽車生產協會)主導。少許國內企業,在國外注冊商標,拿到歐美認證后,反過來在國內賣高價。這正是國內機油技術偏弱,導致的市場亂象。
想沖破技術壁壘,短期并不容易。增加劑方面,國外巨擘有上百年歷史,短期內難以趕超;機油規范與發動機唇亡齒寒,發動機技術不可以突破,就很難掌握機油規范的話語權。
技術提升是一項長期事業,短期來看,管理假機油,還是要依賴監管。中國汽車后市場,一直有“散、亂、小”的特點,作秀及販賣關節潛伏且疏散,客觀上增加了襲擊難度。導致在生產關節,很難進行全面的管理。
相較之下,增強流通關節經管,可能更容易產生效果。一方面,正規渠道相對密集,保證這些渠道沒有假貨,消費者能寧神購買,會壓縮假機油市場;另一方面,要發揮消費者監視氣力,建立清晰的投訴渠道和賠償機制,對售假行為形成震懾。
結語
管理假機油,確實不容易。若不從“土壤”入手,有害的“雜草”始終也除不完。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即將逾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大國;但機油和后市場的混亂局面,與車市開展并不匹配。怎樣讓車主用上寧神油,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車吉祥軟件
車吉祥汽車維修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汽車美容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 車吉祥洗車管理軟件免費版下載門店提升 與 員工培訓
微信號:yyz15056039191
微信號:cheoo2018
官方微信公眾號